Model S
0
c.c.
轎車
2
車型
294.99 - 338.49萬
查看所有照片
27,588
2023
6月
27
Tesla 改款 Model S 與 Model X 最早是於 2021 年 1 月現身,但後續國內一直遲遲未正式導入,期間經過公布幾波售價調整後,最後在 2022 年改為未公布售價的模式接單。後續隨著改款 Model S 與 Model X 開始於 2023 年初首度在美國以外的市場,如歐洲、中國陸續開賣後,臺灣市場則是在 3 月 30 日於官網重新公布售價與車型編成,並開始於 6 月 9 日展開交車。
在經過後續的售價調整後,目前改款 Model S 分為 312.99 萬 670 匹雙馬達標準版、以及 344.99 萬 1,020 匹三馬達 Plaid 版,並標配 17 吋觸控螢幕、全車三螢幕設計,可選一般方向盤或加價 6,000 元的 Yoke 方向盤。而由於改款 Model S Plaid 的交期未定,目前 U-CAR 先行借測 312.99 萬、WLTP 續航 632 公里的標準版 Tesla Model S,來進行臺北嘉義來回近 500 公里的高速續航實測,並一探其高速能耗表現。
Tesla Model S 最早是於 2012 年 6 月發表,從產品基礎架構的世代來看,距今已有超過 10 年的週期,但 Tesla 採取在 Model S 同一世代週期間不斷更新的做法,讓 Model S 時至今日依舊能夠與時俱進,並且是 Tesla 品牌打開市場的重要關鍵之作(原先的初代 Tesla Roadster 市場較為侷限)。
而且這超過 10 年間,Model S 的整體 Fastback 斜背跑車輪廓,並沒有太大的變化,但由於當初的無窗框設計、隱藏式車門把、全景玻璃車頂、流線車身等元素就相當前衛,甚至後續其小老弟 Model S 也採用相似的元素,時序來到今日來看,Model S 並沒有太過明顯的歲月痕跡,甚至透過此次改款時的科技細節更新,帶來更多新意。
此次改款除維持原有的封閉式水箱護罩外,最主要在前保桿下方的線條有所簡化,除中央改為更細扁的梯形氣壩外,也取消下氣壩兩側原本有雙橫柵鍍鉻飾條的前霧燈座,前霧燈座改為與 Model 3 相同的單一條狀式處理。頭燈方面也在此次改款後改為全新的矩陣式 LED 頭燈,燈組內上半緣由白色 LED 燈眉環繞,中央則是有 2 大魚眼的設計,整體視覺更為搶眼動感,燈組也包含主動式轉向、以及遠近光燈自動切換功能。
車側方面,車身轎跑姿態依舊帶來出色的 0.208 風阻係數。此波改款最主要是將車側窗框由過去的銀色鍍鉻飾條、改為黑色窗框取代,連帶後視鏡下緣、還有伸縮式的車門把手,也皆同樣改為黑色塗裝設定,整體與 Model 3 等車系的黑化手法相同,不過 Model S 就沒有 Model X 上的自動電動開門系統。
車色部分試駕車也搭載改款後首度新增的「Ultra Red 烈焰紅」車色,相較原先改款前的 Red Multi-Coat 紅色,在肌理線條部分更能以暗色處理凸顯立體感。足下胎圈組在標配版本的標準版、Plaid 版,皆是採用 19 吋 Tempest 鋁圈,但此次試駕車另外選配要價 14.5 萬的 21 吋 Arachnid 輪圈,足下配胎也升級為跑胎 Michelin Pilot Sport 4 S。
車尾部分,改款 Model S 也跟隨車側,將中央牌照框上方的橫置飾條、由過去的銀色鍍鉻改為黑色處理,而且中央飾條也不像過去是貫穿延伸至尾燈組中、改款後其僅止於牌照框上緣,並將過去在車尾鈑件上的 T 字廠徽取消、僅保留於黑色飾條中橫置的「Tesla」字樣示人,甚至連過去尾門左下角的 Model S 的車型字樣也取消。改款車尾另一大重點則是導入全新 LED 尾燈組,尾燈組內改為紅色環形 LED 燈條、基底也改為更運動化的燻黑處理,左側燈組旁的充電孔改為歐規 CCS2,後保桿下方的黑色分流器也改為鋼琴烤漆塗裝、整體塑型亦更加運動化。
一如改款 Model X,內裝則同樣是 Model S 的改款重點,甚至變動幅度堪稱 10 年來最大,包含車內的鋪陳、系統科技介面都全數較改款前大幅革新,最主要是將過去 Model S 車系一貫的直立式觸控螢幕,改為橫置式的 17 吋 2,200 x 1,300 高解析度觸控螢幕取代,17 吋尺寸比起 Model 3 車系的 15 吋更大,駕駛座前方的橫置數位儀表板則保留,控臺整體的層次布局相較改款前都較為簡約。原廠還強調此車載電腦最高運算速度可達 10 teraflops,可帶來接近當今最新電玩主機的車內劇院與遊戲體驗。
試駕車也選配要價 8,000 元的 Yoke 軛式方向盤,會將傳統方向盤切為一半,讀取前方儀表板的資訊更為便利,但其功能按鍵布局與改款後的真圓式方向盤相同,取消了方向盤後方的排檔桿與方向燈撥桿,因此包含方向燈、喇叭等功能都須以按鈕點按,需花點時間熟悉。
中央這組 17 吋觸控螢幕比起 Model 3 等車系,還加入可電動調整向左、向右傾斜的功能,朝向駕駛時其螢幕的反光更小、讀取資訊也更為便利。中控螢幕當中,除了內建 Tesla 相當便利的原廠 3D 導航、聲控操作系統,同樣也有玩具盒、YouTube/Netflix 影音劇院等功能,在近期的更新中包含 Apple Music、Zoom 視訊會議軟體等都在其中,讓車內乘員在充電時也有相當多可以消磨時光的軟體可用,甚至行車時還能使用著色板、彩虹賽道等,確實替長途行車增添許多樂趣。
螢幕內若要切換檔位,可透過向前滑 D 檔前進、向後滑為 R 檔倒車控制,下方有 2 組手機無線充電板、並有整合實體檔位切換鍵與雙閃燈的按鈕;但駕駛另可選擇由車輛自動判斷檔位,若偵測到前方或後方為牆壁,Model S 可自行幫駕駛判斷是要 D 檔前進、或 R 檔後退,駕駛這時只要點踩煞車確認檔位、再踩下油門就可移動,筆者實際使用時並沒有遇到誤判的情形。
儀表板內則會顯示包含導航、車速、3 車道道路虛擬實境、AutoPilot 輔助駕駛等資訊。而且除前座的 17 吋螢幕以外,改款 Model S 還加入後排中央觸控螢幕,其除可控制 3 區恆溫空調外,還同樣能在後座享受 YouTube、Netflix、Disney+等影音娛樂,而且不像前座受到行進間無法觀看影片的限制,甚至還可搭配無線搖桿和耳機,可於車內任何座位遊玩遊戲。只不過後座螢幕的視角較為低一些,螢幕則同樣有 2 組 USB-C 充電孔。
後座部分,Model S 在此次改款一樣無法調整椅背傾角,椅背乘坐起來也較為直挺,以同事示範 160 公分的乘員乘坐在後座,其膝部空間約為 2 拳、頭部空間為 1 拳 2 指,若為筆者身高 178 公分膝部空間為 1 拳 4 指、頭部空間為 4 指,在空間表現上其實旗艦的 Model S、並沒有比 Model 3 多出太多,後排雖受惠電池平鋪有著果嶺地板,但相較 Model X 休旅,Model S 在腳部與膝蓋仍舊有較多因電池組墊高造成的懸空。Model S 前行李廂容積為 89 公升,受惠斜背開啟電動尾門等機能,在 6/4 分離傾倒前就有 709 公升的容積,後廂底板下方還有額外置物空間;6/4 分離則可透過電控分別傾倒,後排椅傾倒後仍略微上揚、但整體仍相當平整,容積可擴充至 1,739 公升。
動力部分,Model S 在改款後依舊是主流的 400V 電壓架構、尚未進化至 800V 架構,原廠並未公告其總容量(或稱標稱容量)、可用容量,但從海外網站 EV Database 的資訊來看其大概為標稱容量 100kWh、可用容量 95kWh 的 NCA 三元鋰電池組,搭載前後各 1 具永磁同步馬達下,最大馬力為 670 匹(hp),最大扭力則未公布,車重為 2,089 公斤。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3.2 秒,車輛的最高極速則為 250 公里,WLTP 續航里程為 638 公里、能源局公告的平均能耗為 5.6km/kWh,充電規格在改款後改為 CCS2,DC 最大充電功率在 Tesla V3 站點最高可達 250kW、可在 30 分鐘完成 10~80%充電。
行車模式部分,改款 Model S 選單中目前無像 Model 3 等車有煞停模式調整,放開油門單踏板有很大的減速力道,在部分平面路段停等紅燈前、放開油門其可進入靜止狀態。加速模式則有舒適/跑車/瘋速模式共 3 種模式可選,其與 3 馬達 Plaid 車型不同的是由瘋速模式、取代 Plaid 模式,向則有舒適/標準/跑車共 3 段,下方還同樣有直線競速模式,同時踩下油門與煞車後、放開煞車就能體驗 3.2 秒的零百加速。Model S 同樣有脫困起步,而前述提到的「自動移出停車檔」功能實際使用很少遇到誤判、但目前原廠仍以 Beta 版標註。
懸吊方面,Model S 的前後軸氣壓懸吊高度,同樣有低/標準/高/最高共 4 段可選,氣壓懸吊的回饋反應,轉向也分為舒適/自動/跑車/進階共 4 段切換,甚至在進階選單當中可選擇懸吊舒適性的軟硬、還有操控性的多段位調整。
實際將改款 Model S 開起來後,首先仍需適應的自然還是 Yoke 方向盤,由於並非線傳方向盤、因此左右死點與一般方向盤相同,其在迴轉或進行大角度左右轉時,需要以較多的雙手交叉姿勢轉打,方向燈與喇叭、雨刷等也要點按開啟,但熟悉之後仍是能迅速適應。只不過轉向手感部分,即便是將轉向設定為「舒適」、筆者也認為其轉向回饋還是太過重手,但又代有許多電子感、少了許多過去傳統車輛機械連接的感受,比較接近電競方向盤的回饋感。
指向性部分,筆者嘗試開著 Model S 搭配 Yoke 方向盤在山區彎道,其車頭面對彎道起伏時常常會遇到車頭偏滑的情形,需要透過方向盤多次修正轉向。但高速切換車道時轉向又過於靈敏,駕駛這時若迅速的回正,多餘的晃動可能會讓車內乘員不適,因此建議在高速操作 Model S 轉向時盡量以較和緩的轉打節奏進行。
懸吊方面,在完全平舖的直路上,Model S 的前後軸氣壓懸吊確實發揮功效,讓其有著比小老弟 Model 3 在高速更為穩定的動態。不過一旦經過坑洞或起伏較大的路面,Model S 的氣壓懸吊就會較為難以對應,許多時候路面的碎震會讓車身產生多餘晃動,而且其懸吊行程不像前次試駕的 Model X Plaid 高出許多,碎震對車身造成的衝擊會較為明顯。氣壓懸吊若改成跑車或進階模式,其車身對應路面雖然初段較硬、但懸吊後段的支撐仍偏軟,彎道或高速變換的重心轉換,無法替駕駛帶來太多信心,但筆者相信若為競技取向的 Model S Plaid 車型,可能會在底盤動態表現有更為適切的運動性表現。
而雙馬達的 670 匹動力,則是 Model S 標準版的優勢,動力上已超過不少對手強調性能高動力的車型,加速確實可稱得上電光石火般的迅速,其實若非追求 Plaid 破千匹更極致的動力性能,Model S 一般版的動力已經足夠許多人使用,市區行駛時若大腳油門、加速會超越過去駕駛高性能油車的認知,必須小心駕駛,而 Model S 一般版在加速時車頭的揚起幅度、不像 Model X Plaid 一樣的劇烈,較為容易掌控。
隔音靜肅性方面新車採用前後雙層玻璃,並且有「主動道路噪音降噪」功能,確實發揮一定的降噪效果,但 PS4S 在後輪拱傳來的噪音仍算明顯可察覺。煞車部分其回動能充控的減速力道確實強烈,但在後段的機械煞車部分腳感較軟,制動力道以 600 多匹動力的車款而言仍算是偏弱一些。
駕駛輔助部分,試駕車選配 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,除標配的 AutoPilot 功能如車距控制(自動跟車)、車道置中維持外,還加入打方向燈自動變換車道、NoA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等功能,但 FSD 中的交通號誌識別控制、城市街道自動輔助轉向目前還未在臺灣開放,而自動停車、召喚則有待 OTA 後才會恢復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根據 U-CAR 向台灣特斯拉確認,其確認包含前次試駕的 Model X Plaid、還有此次試駕的 Model S,全數在 FSD 的晶片運算電腦與鏡頭偵測硬體已升級為 HW 4.0、也就是全名為 Hardware 4 的硬體版本,HW 4.0 在前檔鏡頭的橘色切線不同、並右側有 2 顆紅眼鏡頭,車側前葉子鈑鏡頭式樣也與 HW 3.0 時代不同。
實際試駕的過程中,目前筆者尚未明顯察覺到與過去 HW 3.0 電腦的運作表現差異,包含自動跟車、車道置中維持,確實繳出 Tesla 優異的駕駛輔助控制,面對彎道的極限也高。自動跟車的車距調整從過去的方向盤滾輪左右切換、改為螢幕中控制,FSD 的自動變換車道算是相當便利。但 Tesla 的調校是駕駛者按下方向燈就立即將方向盤轉向、再判斷後方是否有來車,所以後方有快速來車接近時就會中途取消,這方面若能調整得更為細膩則更佳,而 NoA 導航輔助駕駛的自動提醒切換下匝道功能相當方便,但作動到一半時就會退出改由一般的 AutoPilot 系統接手。
此次試駕的另一個重點,乃是一探 Model S 的實際續航表現,就 Model S 的 WLTP 續航 632 公里來看,原廠官網的資訊顯示標配 19 吋、以及此次試駕車的 21 吋輪圈版本續航同為 632 公里,但筆者過去經驗來看輪圈大小確實對續航仍有一定影響,不過以此為依據來看其實 Model S 的 632 公里續航、與 BMW i7 xDrive60(標配 21 吋)的 WLTP 續航 625 公里相近。因此我們規劃接近先前 BMW i7 的測試路線,也就是臺北 U-POWER 內湖行忠站出發,並在抵達國道 1 號嘉義流道後折返回臺北 U-POWER 內湖行忠站,這樣總計高達 500 公里左右的高速續航測試。
測試當天我們前一晚就在位於松山的公司地點將車輛充至 100%,但約 8 點行車至 U-POWER 內湖行忠站時,電量剩下 99%,車輛研判電量接近全滿所以無法再透過 DC 快充槍補電至 100%。因此我們將車輛行車電腦里程歸零,並將加速模式與轉向皆設為舒適,因應天氣將空調設定為 22 度 1 段風,胎壓調整至原廠建議值後,就出發南下。出發時車上導航預估抵達位於太保的嘉義交流道時電量會剩下 47%。
南下的過程中,我們開啟 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,但沿途的車道自動變換,都由駕駛自行控制。車速設定部分,我們先以國道 1 號內湖至后里段的速限 100 公里+9 公里寬限值設定,GPS 測定為 109 公里下、Model S 儀表板自動跟車的速度需設定為 111 公里。一開始南下過程中,高架段車流順暢,行車至新竹湖口時略有小壅塞。後續下坡至后里后速限變為 110 公里,我們就將儀表板自動跟車車速依同樣標準調為 121 公里。目前 Tesla 在「電量」程式中,還可以顯示即時聯網所獲得的風速、風向等影響續航能耗的資訊,搭配即時的電量預估,做為長途行車的參考。
我們約在中午 11 點抵達國道 1 號 264K 的嘉義交流道,除於交流道附近的 U-POWER 嘉義北港路站預定地取景,也在鄰近的 7-Eleven 嘉高門市進行中途的紀錄與用餐。這時車輛顯示我們已行駛約 249 公里,電量剩下 54%,比原先導航大數據預估的 47%還多出 7%,儀表顯示剩餘續航為 325 公里,至於能耗則為 169Wh/km、相當於 5.9km/kWh,比起我們前次測試 Model X Plaid 時的 5.1km/kWh 優異不少。
稍微拍攝與用餐 1 小時候,我們在中午 12 點左右出發北返回程,這時車輛導航大數據預估抵達 U-POWER 內湖站的電量會剩 9%。北返的路途上,我們回程在嘉義至彰化路段掉電較多,而在后里至頭份、新北林口坡也有掉電較快,抵達五楊高架楊梅段時約剩 15%,而林口坡下坡的回充情形也大致類似三義坡。
最終我們在下午 3 點左右返抵 U-POWER 內湖行忠站,行車電腦顯示我們往返總計累積 498 公里的路程,抵達時電量剩下 7%、儀表顯示續航里程剩餘 42 公里,推測滿電續航約在 550 公里左右、約為 WLTP 續航 632 公里的 87%、接近 9 成水準。而最終行車電腦也顯示整趟高速來回能耗為 171Wh/km(約 5.8km/kWh),電腦顯示消耗的電量約為 85kWh。i7 同樣距離則大概剩下 8%/47 公里,但 i7 儀表能耗為較差一些的 5.5km/kWh。
最後我們同樣規劃 7%~99%快充結算能耗。插上 U-POWER 內湖行忠站 CCS2 500A 液冷式槍線後,Model S 即便在第三方快充站點無法達到在 Tesla V3 站點的 250kW 瞬間最高充電功率,但我們觀察到在 U-POWER 很快於 12%就跳到 200kW 左右,Model S 這時就維持一長段都超過 200kW 的高功率充電,甚至期間在 38%峰值更高達 217kW,直到 40%時才開始下降,到 80%時掉到約 70kW、90%時約 50kW 左右,7%~80%約 31 分鐘、若看 10%~80%確實是 30 分鐘能完成,測試期間站點都沒有其他車輛分流。
最終我們 7%~99%充電補進約 92.713kWh 電量,這包含充電時的能源損耗,由此也可推測 Model S 的電池實際可用容量約莫也是在 90kWh 以上。若以總計里程 498 公里除以 92.713kWh,得出實際的能耗為 5.37km/kWh,與行車電腦顯示的 5.8km/kWh 有些微落差。
而對照能源局 WLTC 測試得出的 5.6km/kWh 平均能耗,與此次我們實測 500 公里的能耗結果相當接近,而且以做過同樣路線的 i7 來看、i7 當時約充電 102.641kWh 電量,得出的實際能耗為 4.92km/kWh,對照充電電量 92.731kWh、實際能耗 5.37kWh 的 Model S,在能耗控制上還是更為出色一些。而可以稍微跨越 500 公里大關的高速續航,讓 Model S 在續航表現也算是出色。
Tesla Model S | 剩餘 電量 | 行駛 里程 | 累計行駛 里程 | 儀表剩餘續航里程 | 儀表板顯示能耗 (km/kWh) |
U-POWER內湖站出發 | 99% | 0 | 0 | 598公里 | 0 |
國道1號264K嘉義交流道 | 54% | 249公里 | 249公里 | 325公里 | 5.9(169Wh/km) |
U-POWER內湖站結束 | 7% | 249公里 | 498公里 | 42公里 | 5.8(171Wh/km) |
車款 | Tesla Model S |
總行駛里程 (公里) | 498 |
儀表顯示剩餘電量與里程 | 7% / 42公里 |
行車電腦顯示能耗 (km/kWh) | 5.8 |
充至80%花費時間 (分鐘) | 31 |
充至99%花費時(分鐘) | 56 |
快充峰值功率 (kW) | 217 |
平均充電功率 (kW) | 98 |
充電度數 (kWh) | 92.731 |
實測能耗 (km/kWh) | 5.37 |
整體而言,筆者認為 Model S 一般版的整體能耗與高速續航仍算是有一定水準,充電電氣性能表現以 400V 電壓架構的電動車款而言算相當出色,雙馬達 670 匹、3.2 秒的零百加速,以 312.99 萬、這樣 300 出頭萬買到這樣的性能在過去油車世界難以想像,但與 344.99 萬的 Model S Plaid 價差僅有 32 萬,相信仍會有些消費者會選擇破千匹的 Plaid 車型。
而 Model S 的動力性能固然亮眼,各種 OTA 與聯網機能也是現在國內電動車壇最完善者,但底盤的行路品質與操控穩定性,確實是與傳統豪華品牌作品有一定差距,這點也是值得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時列入考量的一點。